時間:2023年5月17-18日
地點:國立暨南國際大學
主題:風險社會與教育治理:實現永續和韌性的教育目標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"Risk Society and Educational Governance: Achieving Educational Goals on 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e" and the 30th Taiwan Forum 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會
承辦單位: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院學士班
合辦單位:國家教育研究院、新北市政府、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師資培育中心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師資培育中心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、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、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、台灣知識庫
聯絡人:連小姐
TEL:049-2910960#2284
E-mail:thlian@ncnu.edu.tw
時間:2023年5月5-6日
地點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
主題:全球化的風險與重建:未來導向下的學校教育挑戰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"Risks and Re-solidarity of Globalization: Challenges of Future-oriented School Education " and the 29th Taiwan Forum 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會
承辦單位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
合辦單位: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、教育部師資培育暨藝術教育司、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、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、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系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發展處、教育學院
時間:2022年7月22-23日
地點:國立臺東大學 湖畔講堂
主題:教育的永續發展與社會貢獻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ntribution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會
承辦單位: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
合辦單位:科技部、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育基金會
時間:2021年10月1-2日
地點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大樓
主題:教育功能的覺醒與實踐 (Conscientization and Praxis in the Functions of Education)
指導單位:教育部、科技部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
合辦單位: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、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、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院學士班
時間:2020年10月23-24日
地點:國立中正大學
主題:全球化時代的教育課題
網址: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view/tfse2020ch/%E9%A6%96%E9%A0%81
指導單位: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、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
合辦單位: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、國立暨南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、 國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、國立中正大學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、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
聯絡資訊:
E-mail: tfse2020info@gmail.com
時間:2019年5月3-4日
地點:國立暨南國際大學
主題:學校的社會責任:反省與回應
網址:https://www.ctld.ncnu.edu.tw/forum/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、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
合辦單位:教育部、科技部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、國立臺北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中心、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學發展中心
協辦單位: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師資培育中心
聯絡資訊:
E-mail:thlian@mail.ncuc.edu.tw
電話:+886(0)492910960#2282
時間:2018年5月4-5日
地點:國立臺北教育大學
主題:教育的危機、反省與前瞻
網址: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view/2018socedu/%E9%A6%96%E9%A0%81?authuser=0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
合辦單位:科技部、教育部師資培育暨藝術教育司、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、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
聯絡資訊:
E-mail:taseseminar24@gmail.com
電話:02-66396688#82381
時間:2017年5月4-5日
地點: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淑真講堂
主題:教育、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正義:回顧與展望
網址:https://nttueduseminar.weebly.com/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、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系
合辦單位:教育部、科技部、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、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、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、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
聯絡資訊:
E-mail:nttueduseminar@gmail.com、g10220002@ms99.nttu.edu.tw(建議中國大陸投稿者使用)
電話:089-518194
時間:2016年5月20-21日
地點: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二館倬章國際會議廳
主題:教育卓越之後:教育社會學的省思
指導單位: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、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、國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、永齡希望小學中正教學研發中心
合辦單位: 科技部、國立臺南大學、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、國立暨南大學教育學院
贊助單位:經濟部國際貿易局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
聯絡資訊:
E-mail:tase2016rc04@gmail.com
電話:0928-113247
地址:62102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7鄰大學路一段168號(教育學院-永齡希望小學中正教學研發中心)
時間:2015年5月29日-30日
地點:國立暨南國際大學
主題:教育改革與異化、邊緣化的新世代:教育社會學的觀點
協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
邀請貴賓 :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理事長、日本教育社會學學會會長、中國教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
時間:2014年5月16-17日(週五、六)
地點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二樓201演講廳
主題:弱勢學生、社會正義與教育機會均等—再思多元文化教育 (Minority Students, Social Justice and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: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 Education)
活動網址:http://www.ed.ntnu.edu.tw/IS/?id=1209
聯絡資訊:
網站:http://www.ed.ntnu.edu.tw/course/index.php?type_id=8
Email:tase2014@deps.ntnu.edu.tw
地址: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(圖書館校區)武佳瀅小姐
時間:2013年6月21-22日(週五、六)
地點:國家教育研究院台北院區(地址: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79號6樓)
主題:教育與社會控制在全球時代裡的新關係
聯絡資訊:
Email: tase2013rc04@gmail.com
電話:0932-890753/黃柏叡博士
詳細資料請連結 http://web.nutn.edu.tw/gac610/newconference/index.html
時間:2012年3月29-30日(週四、五)
地點:國立臺南大學
主題:全球競力、社會正義與教育功能
聯絡資訊:
Email: edu-1@pubmail.nutn.edu.tw
電話:06-2133111轉610-613
詳細資料請連結 http://web.nutn.edu.tw/gac610/2012conference/conference/content/home.htm
時間:2011年5月13~14日(週五、六)
地點:國立臺東大學臺東校區
主題:社會變遷與教師地位之轉變
專題演講學者:
朴澤 泰治(ほうざわ たいじ)教授(日本仙台大學理事長兼校長)
江雪齡 教授(美國阿蘇莎太平洋大學)
鄭尚均 教授(韓國順天大學)
辦理單位:
指導單位:教育部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
合辦單位: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、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
承辦單位: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
聯絡資訊:
http://www.nttu.edu.tw
電話:089-318855轉3005、1014
時間:2010年5月14~15日(週五、六)
地點:國立高雄師範大學
主題:風險、危機與教育公平
聯絡資訊:
E-mail: tb@nknucc.nknu.edu.tw
電話:07-7172930轉2150~2151
時間:2009年5月6-8日(週三、四、五)
地點:國立臺南大學
主題:社會變遷和教育改革
聯絡資訊:
Email:edu-1@pubmail.nutn.edu.tw
電話:06-2133111轉611-613
詳細資料請連結 http://web.nutn.edu.tw/gac610/Social/
時間:2008年5月30-31日(週五、六)
地點: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
主題:重新省思教育不均等:弱勢者的教育
辦理單位:
主辦單位: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
承辦單位: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
協辦單位: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、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
聯絡方式:
E-mail:deptedu@ccu.edu.tw 或 admlcc@ccu.edu.tw
電話:05-2720411轉 26203 或 36207
時間:2007年5月18-19日(週五、六)
地點:屏東教育大學
主題:地方/社區與教育實踐之社會文化意義
報名網址:http://cat.npue.edu.tw/~social/
報名方式:
請於首頁點選線上報名即可。
亦可以E-mail、傳真或郵寄方式報名,報名表請見附件。
E-mail:element@mail.npue.edu.tw
傳真:08-7236155
郵寄:900屏東市民生路4之18號 教育學系收
日期:2005年5月28-29日(星期六-日)
地點:南華大學成均館會議室(嘉義縣大林鎮中坑里中坑32號)
主題:教育改革,市場化與台灣高等教育的改革與擴張
近年來,台灣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已有相當發展。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,從八十八年開始至今教育社會學論壇已舉行過十屆。五年多來,台灣教育社會學會與教育社會學論壇有著傲人的進步與成長。而學會於九十三年五月決議,第十一屆教育社會學論壇由南華大學承辦。這次會議的主題為教育改革,市場化與台灣高等教育的改革與擴張。教育社會學論壇舉辦十屆以來,曾涵蓋台灣教育改革的諸多領域與議題,唯獨缺少對高等教育的改革與擴張進行全面及深入的探討。近十年來,高等教育擴張的速度驚人,以倍數成長。如此快速地擴張成長,也引發對高等教育發展諸多的反省與批判。而高等教育擴張又是教育市場化與私人興學的重點所在,故本會成員均認為有必要針對此一議題進行全面性研究,以反省台灣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。故以此議題作為第十一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之主題。
主辦單位:
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
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
專家學者論文發表及青年學者論壇
延續以往傳統,我們同時接受學者專家及研究生之論文發表。
歡迎各位教育社會學界之前輩新進踴躍參加。
截止日期:2005年2月28日
注意事項:
請將論文綱要(500字以內)電子檔及回條寄回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或以Email傳送至以下帳號
郭瑞霞
電話:05-2721001 ext 2311
傳真:05-2427150
Email:ek33@mail.nhu.edu.tw
622 嘉義縣大林鎮中坑里 32 號 教育社會學研究所
日期:2003年10月3-4日
主題: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教學變革:社會學的觀點
本會第八屆臺灣教育社會學論壇結合各教育學術團體聯合舉辦「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:回顧與展望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本會的主題訂為「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:教育社會學觀點」,歡迎本會會員踴躍投稿。
主題: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:教育社會學觀點
投稿辦法:
有意投稿者,請在四月三十日前提交1500至2000字之論文計劃,內容包括:(1)研究題目、(2)關鍵字、(3)研究動機、(4)研究目的、(5)研究方法、(6)研究內容摘要與(7)預期成效等項目,以利審查作業。
詳細說明及報名表件請參閱 http://www.ed.ntnu.edu.tw/mainpage.htm 網址。
時間:2002年6月14日
地點:國立嘉義大學
主題:教育政策的社會學分析
主題演講: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教授Roger Dale
議程及報名表請上網下載 http://www.ncyu.edu.tw/~giee/
時間:2001年12月15-16日
地點: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
主題: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:教育社會學的觀點
論文題目和作者:
台灣教育社會學的回顧與展望(林生傳)
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在台灣教育研究上之應用與限制:兼論社會學者與教育學者之互補(黃毅志)
對文化與政策議題的關注: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另類視野(莊勝義)
反思性教育社會學之意義(蘇峰山)
從國內外經驗反思臺灣教育社會學前景(李錦旭)
知識經濟對中國大陸學校德育的深層影響(王蕙)
知識經濟時代的課程改革:一種社會學分析(吳永軍)
音消語散?!都市原住民的族語教學(張如慧)
流行文化的教育意義(楊洲松)
知識社會與原住民教育:推動我國原住民學校進行社區本位教育之研究(許添明、張琦琪)
教育的政治經濟分析:瑞典成人教育政策改革之評析(許雅惠)
全球化的正義問題及其對教育的啟示(陳珊華)
全球化變遷下英美紐澳的教育改革趨勢及其社會學反省(薛曉華)
知識經濟與高等教育革新(董澤芳)
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人才觀與教育革新(錢扑)
學習社會、知識經濟與學校教育的改革(劉鎮寧)
知識經濟/商品教育/績效學校:九○年代教育市場化的發展與挑戰(楊巧玲)
知識經濟社會中的大學與社區關係:重整專業與專業間教育(張德永)
國家創新系統:知識經濟時代下高等教育政策的新思維(羅華美)
資訊社會中的教育權力關係:新馬克思主義的分析(陳儒晰)
後資本主義社會的教育反思:知識經濟與批判教育學(洪如玉)
多重視野的覺知:Edward Said的後殖民理論與批判教育學(王慧蘭)
「知識經濟」社會合理性實現過程中「學校」角色之探究(姜得勝)
時間:2000年6月16-17日
地點:國立台南師範學院
主題:
教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
教育改革與學校實踐
其他反映國內教育社會學研究現況之優秀論文
論文題目和作者 專題演講:
The Effects of Integration on Classroom Practice: A debate with little substance (Maurice Galton)
From Durkheim to Bernstein: toward a sociology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(Brian Davies)
主題研討:
知識、權力和愉悅的三位一體:後現代文化中的表徵教育論(周珮儀)
價值教育的可能性:以國家認同為例(鄧志松)
「真理政權」與教育改革:權力社會學的分析觀點(黃宗顯)
論述高等教育經營之策略分析-以S.W.O.T.為例(湯堯)
從世界體系到全球化:觀點的轉變及其對高等教育的意義(戴曉霞)
教育改革中自由市場機制與社會正義的對抗與出路(莊勝義)
台灣中小學課程政治意識型態分析的回顧與省思(王前龍)
由課程知識社會學的角度評析文化對教育的支配性(謝孟穎)
重複性思維/創造性思維:學校生活世界的邏輯和教育改革(王慧蘭)
教師組織條文之社會學分析(鍾宜興)
日本教職員組織型態與其發展過程之研究(梁忠銘)
教育程度對婦女進出勞動市場之模式及其薪資產生的影響(劉正、蘇姵青)
九年一貫教改中的國小女性教師(黃怡瑾)
幼教界的逃兵-從互動論到女性主義的詮釋觀(蔡其蓁)
抵殖民化的知識論與主體重構-女性主義教學論在後殖民論述上的蘊義(薛曉華)
教室裡的春天-建構良好師生關係的策略:哈伯馬斯溝通行動理論的探析(施宜煌)
理論與現實的斷層-教室管理與學生紀律(王碧朗)
從授與權能邁向集體締盟(鄭明長)
國中學生的時間概念(黃鴻文)
Foucault的權力/知識論述及其在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(陳惠敏)
柏恩斯坦的分類與架構概念及其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(鄭勝耀、黃約伯)
從韋伯社會行動理論檢視九年一貫課程的「全理性」(巫有鎰)
學校文化重塑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(林志成)
九年一貫鄉土語言課程的政治文本分析及其對課程實踐的啟示(楊智穎)
「擁擠的樂園」:再思九年一貫融入議題課程(范信賢)
後殖民經驗下的統整課程與認同想像-以馬來西亞中、小學統整課程(KBSR、BSM)改革為例(葉玉賢)
不一樣的抗拒-一位國小老師實施統整課程之分析(劉敏琪、郭丁熒、高碧智)
時間:2000年12月1-3日
地點:國立花蓮師範學院
主題:
多元文化處境下的認同建構與教育實踐
教育社會學研究中的文化政治(cultural politics)議題
其他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有關之文化議題
論文題目和作者 專題演講:
Contesting Whiteness: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Struggle for Social Justice (Peter McLaren)
Education,Democracy and Citizenship (Carlos A. Torres)
主題研討:
多元文化/女性主義/教學(游美惠)
認同與認同衝突:一個自由主義的解決途徑(鄧志松)
變遷的國家認同與鄉土語言課程規畫所面臨的挑戰(王前龍)
多元文化與身份認同:網路時代的社會化問題(翟本瑞)
當代教師角色的認同:傳統、現代、後現代的多聲部組曲(周珮儀)
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下職前教師的專業認同(孫志麟)
在教育場域中實踐基進民主-以同志教師身份認同與抗拒實踐為例(張盈坤)
台灣教育重建話與及其內在緊張關係(王瑞賢)
我國小學社會科課程的民主化:台灣史教學與國家認同教育(周鳳美)
後殖民論述及其對我國鄉土教育課程的啟示(楊智穎)
女生向前走-談網路社會中令一種兩性互動文化:以Shesay網站為例(袁薏晴)
青少年性別身份認同之階級差異(黃淑君、張建成)
水手服下的秘密:美少女戰士與女童性別角色印象(張如慧、薛曉華)
歐盟統合下的教育政策:文化認同與國族主義觀點之分析(羅華美)
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和問題:台灣多元文化教育的檢討(譚光鼎)
解構積極性差別待遇教育措施:文化主體性的反思(許淑燕)
學校文化的形成與文化再生產的邏輯分析(傅光鴻)
學生與階級:新馬克思主義的分析(陳儒晰)
教師身份認同的追尋:一個國小教師/博士生的自傳研究(黃志順)
破殼而出:五位日出師院原住民女學生的教育經驗(楊淑玲)
時間:2000年5月27-28日
地點: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
主題:
教育改革之教育社會學省思
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之省思
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新趨勢之教育社會學研究
論文題目和作者:
Markets, Standards, and Inequality in Education: Can Critical Pedagogies Interrupt Rightist of Policies? (Michael W. Apple)
家庭因素在青少年偏差行為上的影響:以嘉義地區國中小學生為例(齊力、蘇尹翎)
Why Teach?: Graduate Students's Motivations for Entering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in a Research-oriented University(王秀槐、符碧真)
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(楊巧玲)
從財政公平觀點探討國民教育資源的配置(孫志麟)
功能交換理論之道德觀(馬信行)
當前我國課程重建的可能性:批判教育學的論述(莊明貞)
誰決定?誰認同?:論課程政策的危機(周淑卿)
Making Sens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form: A Sociologist's Perspective (Geoff Whitty)
從抗拒到轉化: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(張盈)
從性別觀點建構一本教育社會學教科書(李尚蘭、蕭凱容、卯靜儒)
跨文化母職倫理與教養態度之質性研究:以移居美國之台裔女性高級知識份子為例(黃儀娟、董旭英)
幼兒教育國家介入:一個批判的觀點(蔡其蓁)
高雄市國小英語科課程設立決定之研究(許朝信)
教育分流與主觀教育評估(林大森)
教育擴充、家庭背景與高等教育取得(陳志彬)
師資培育事實詮釋與革新取向的論證(沈翠蓮、謝文英)
政府和市場:法國高等教育的革新(戴曉霞)
戰後二十年新加坡及香港政府高等教育政策:一個霸權策略的分析(黃庭康)
教學社會學的內涵(林彩岫)
教師專業意識、影響性、社會控制與實質內涵(姜添輝)
教育選擇權的社會學分析(王麗雲)
時間:1999年12月5-7日
地點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
主題:
學校教育的社會功能
國家與教育
論文題目和作者:
Towards a sociology of the upper secondary curriculum (Michael Young)
「國科會培育科技人才計畫」實施成效之評量:受惠者與非受惠者之研究生產力比較(田芳華、謝雨生)
學校教育在台灣勞動市場的重要性:人力資本或文憑主義?(劉正)
正式教育與非正式教育:兒童讀經運動的教育社會學反省(翟本瑞)
台灣高等教育擴張過程中國家角色分析(王麗雲)
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:以「認識臺灣」課程為例(譚光鼎)
國家、市場與高等教育:英國和美國之比較研究(戴曉霞)
結構變遷、高教擴張與人力運用(詹傑勝)
公立大學校院設置校務基金之結構功能論分析(陳淑敏)
教育優先區的省思(何金香)
影響國中生家長學校選擇因素之研究(張炳煌)
學校教育在社會階層化中所扮演的角色:理論與實證研究的啟示(陳嘉琳)
社會控制理論與青少年偏差行為:都市地區與非都市地區間的比較研究(蘇尹翎)
台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族群世界(林洳瑄)
台灣原住民大專學生生涯選擇之探究(黃約伯)
State and Education: Towards 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(Carlos Alberto Torres)
左右為難:新左派與新右派的教育政策社會學分析(周珮儀)
市場自由與國家介入:論全國課程政策的方向(周淑卿)
政治變遷、教育發展與國家:臺灣主要教育政策改革之討論1945-1999(翁福元)
教育啟蒙與政治宰制的較勁:教育與政治的辯證(溫明麗)
學校教師身份認同的後殖民論述(范信賢)
國民中學《認識臺灣:社會篇》教科書中之國家認同論述:從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觀點來解析(王前龍)
個人與共同體:論意識的社會源起與學校教育的實踐(王瑞賢)
中學生次文化:反智主義乎?(黃鴻文)
學校中性別差別待遇體驗之分析(楊巧玲)
原住民女學生的學校生活經驗:性別、族群與階級之效應(張如慧、曾靜悅、李孟桂)
時間:1999年5月15-16日
地點: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
主題:
教育社會學的回顧與前瞻
教育改革的社會學分析
論文題目和作者:
台北縣開放教育課程改革之社會學分析(何雅芬)
課程內容篩選的階級權力及其影響性:以原住民的教育困境為例(許誌庭)
《認識台灣》〈歷史篇〉教科書之意識型態分析(陳佩棻)
社會謪值與教育展望(周俊宏)
英國、美國、俄羅斯與台灣教育改革之政經分析(鍾宜興)
社會結構:教育改革的標的與阻力(齊力)
從教師因應分析教育改革的限制性與可能性(郭丁熒)
社會人對教育鬆綁政策的省思(姜添輝)
臺灣近六十年來教育社會學發展之初步分析(翁福元)
由兩份期刊的貫時比較分析我國教育社會學的發展(王麗雲)
台灣教育社會學發展:回顧與前瞻(湯梅英)
「教師即研究者」入門適用的教育社會學研究法(陳添球)
遠距教學與虛擬大學:網路時代的教育模式變遷(翟本瑞)
社會語言學與教育:結構之初探(沈姍姍)
課程與教學的社會學分析(楊巧玲)
台灣近十年來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(卯靜儒)
兩岸三地教育選拔機制之社會學分析(鄭勝耀、單文經、曹常仁、洪仁進、周愚文)
升學壓力與青少年自殺行為之相關性初探:以日本為例的時間序列模型分析(劉正)